今年618,年轻人选择“躺平”

开菠萝财经2021-05-31

今年已经是618购物节的第18个年头了。

不出意料的话,各家电商平台的数据会再上一个台阶。但在今年热闹的618面前,越来越多年轻人表示反对套路,坚决躺平。背后的原因是,重复着多年“雷同”剧本的618,早已不能激起他们的拼单热情和购物欲望了。

当80后、90后和身边的95后、00后谈起早年全场半价的618时,后浪们会表示遗憾,那是他们未曾经历过的电商红利期。

如今的618不再直接打五折,取而代之的是,考验数学能力的满减、预售抵扣、跨店津贴等“糖衣炮弹”,再加上拉人赢红包、盖楼、“叠猫猫”小游戏等复杂玩法,让“定金人”越发觉得心累。而直播间、海淘、豆瓣小组的省钱经验帖让更多消费者,甚至是品牌商逃离这场购物狂欢。

在即将付尾款的今天,开菠萝财经对话了5位逃离618、选择“躺平”的消费者。

有的人随着年龄增长,对价格不再那么敏感,认为618不过如此,“对成年人的诱惑度没有那么高了”;有的人认为618玩法过于复杂耗时,先提价再降价的行为就是欺骗,与其天天研究价格,“不如多赚点钱”;还有用户认为,“只要购物渠道够丰富,天天都是618”,海淘、拼多多、快手和抖音等渠道的日常价格反而更有优势。

当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反618联盟”,各个平台真的应该考虑如何创新了。

日日有直播,周周有活动,购物欲大可不必延迟到618

何园园 | 29岁 互联网从业者

昨天在直播间买了一款商品需要付定金,我才知道今年的618已经开始了。

两年前,我对618大促的热情高到令现在的我都害怕的程度:提前看活动预热,参加养猫活动,跟着各种618攻略加购,为了凑单成套成套地买护肤品,为了花平台给的红包买一些不需要的东西。

现在的我真的做不出这些事了。

以前,我会囤超级多箱日用品,现在,很多快递都是直接被送到驿站和快递柜,当我一想到还要自己一箱一箱扛快递,便再也没有动力下单了。

往年,促销节点没有现在这么多,假如我5月份想买一个东西,真的会等到618再下单,现在,天天有直播,几天一大促,我的购物欲都被分散到日常了。

平时我一般会扫一眼李佳琦、薇娅的直播预告,有需要的话就在临睡前买一买,现在他们直播的货源比较充足,所以基本不需要蹲点;这些平台每个月都有N次促销节,女生节、劳动节、母亲节、520,折扣力度都差不多,我需要什么随手就买了,购物欲不需要再延迟满足了。

还有一部分原因是,618的玩法一年比一年复杂,让我的参与热热情锐减。

平台的初衷是激发消费者的参与度,但我个人的感受是前一年的活动越复杂,就越容易消耗消费者参与下一次活动的热情,我就是因为前几年被过度消耗了,现在,再不想参与618这种规模宏大、规则复杂、需要极长等待期、做大量功课的大促了。现在刷到618攻略不但没什么反应,还会下意识感觉头疼。

刺激消费的本质是折扣和满减,当规则被平台复杂化,设计成开红包、拉朋友,用时间才能兑换小额优惠的小游戏,而且战线拉得过长,对成年人的诱惑度就没有那么高了。比如我第一天签到了,第二天就忘了。

今年618,我几乎没再买了,也几乎没听到身边有谁在重度参与618。如果电商平台能把618设计得更有差异化,和日常的促销节日划分得更清晰,我可能会试着再参与。

当你以为捡到便宜时,别人告诉你还能更便宜

阿雯 | 27岁 建筑设计师

前几年,每逢618等购物节大促,我都会提前去自己常用的日用品店铺逛一圈,挑选主推的活动商品加入购物车,还会参与官方的养猫猫或叠楼等小游戏凑红包。每到活动正式开始前一晚,都要手忙脚乱地凑618满减金额,争取买到最便宜的价格。

不过,后来我发现,独居生活实在不需要囤太多物资,大促买的那些东西,用到第二年大促都没用完。

更重要的是,投入产出比实在太低了。这些年,眼睁睁看着大促从最简单的满减打折,到购物券凑优惠,再到流量分发粉丝优惠券,再到叠猫猫、定期签到,总之就是需要你花更多的精力时间。而现在官方凑红包的那些活动,以我能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最多也就省下几十块钱。

淘宝618叠猫猫游戏 / 受访者供图

购物节就像一个游戏,玩法逐渐艰深,一环套一环,不但玩法过于复杂耗时,实在是太折腾用户了,而且永无止境,当你以为你已经找到最便宜的购买方法,别人告诉你还能更便宜。

现在,我已经进入价格不敏感、需求优先、品质优先的阶段。当618需要更多时间精力时,我选择卸载“游戏”,让世界清净。我相信有的主播直播间确实是低价,但我不想浪费宝贵的休闲时间,也不相信自己的手速。

如果在618活动时间前后,刚好家里需要买大件物品,我会顺便等等,看看618的价格。其余的,生活日化用品什么时候用完了什么时候补,衣物之类的按需购买。

感觉现在周围认真参加618的朋友变少了,有的看到618玩法的那一刻就放弃,有的选择其他更实惠的购物渠道,好像实在没有什么必要参加618。

虚假优惠毫无吸引力 花时间研究不如多赚点钱

陆舟 | 27岁 银行从业人员

我对618已经审美疲劳了,现在的低价、优惠已经不能刺激我买买买了。

我第一年参加618的时候还是大学,没有收入,只有家长给的生活费,所以有什么想买的“大件”都要先攒钱等618买,买一双鞋都要提前半年攒钱买。那时候对价格很敏感,毕竟省下10块钱就够在食堂吃两顿饭了。

现在的618越来越热闹,但是吸引力远不如从前了,复杂的玩法更是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为什么不能像最初那样满多少减多少,一定要用各种券、反复计算各种优惠组合呢?对我来说完全是劝退级别的设置。

几年前买东西的优惠也是真实可信的。我记得那时候买优衣库的衣服,原价199元的衣服线上卖99元,那时候线下店价格依然是199元。

我最不能接受的618套路就是先提价后降价,我购物车里有些商品是二三月份放进去的,到了四五月突然涨价,然后在接近6月的时候价格再降下来,我眼睁睁看着价格像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这样的操作对我来说就是欺骗行为。

现在我自己收入提高之后,对于大促的兴趣也下降了,就算是电商平台所谓的每年一度最大的优惠力度,也很难给我什么惊喜了。对我来说,与其花时间精力研究优惠、警惕套路,不如多赚点钱。

另一个原因在于短视频平台的兴起,我和我妈都会在抖音、快手买东西,我妈还发现拼多多上某些品类的日常价格优势比淘宝、京东更明显,而且不用必须等到618。如果哪一天平台的玩法变得简单纯粹,优惠更实在,我会考虑花时间参加618。

双11囤的面膜当身体乳都用不完 618没理由剁手

花见 | 33岁 传媒行业从业者

双11才是最有力度的电商大促节,这点在我的心智里始终没有变过。

双11时,我会非常重视,将计划买的东西按品类分好,做成表格,分头比价,并控制总的额度,即使手头比较紧,一般也要花2万元左右,置办全家一年的美妆护肤和日用品。

来源/Pexels

我对直播间的认知也是来自于双11,2019年的双11,我在薇娅直播间抢一款兰蔻菁纯面霜失手,气得一夜没睡着。

相比之下,618在我心里的地位本就没有那么高。618只不过是电商在年中为了增加GMV多出来的促销节日而已,跟父亲节、母亲节的促销差不多。今年618,我一共买了不到500元,还有几个防晒霜要退货。

总结起来,逃离618,我有三大理由。

其一,是双11东西囤够了,到每年的618时期,还有很大一部分没有用完,这个时间点就很尴尬,双11的宣传做得越好,618就越没有机会。基本所有大促节日,打折力度大的的品类都集中在美妆,但我双11已经囤够了,没有那么多张脸可以用,当身体乳抹也抹不完。

其二,我不是那种追求全网最低价的消费者,直播间日常已经满足了我大部分的需求。除了SK-II、海蓝之谜这类顶级品牌,我相信双11还是会有最大的折扣;平均10-30元一片的面膜,或者衣服、零食,平时直播间看到也就买了,不会等到618。反正主播会帮我选择哪个产品相对好一些,也会帮我砍价,这两个因素叠加起来就能帮我节省时间,又能让我买到还可以的东西,是不是618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

其三,我喜欢的一些中腰部主播不参加618,或者说参加的力度不够大。比如说陈洁kiki、烈儿宝贝,618只象征性地播了两三场,主题还是家装、童装专场,不像是双11要播一星期甚至十几天,618可选的东西太少。

618想要超过双11,只能在优惠力度和打折品类的丰富度上再做些文章,不然我就没有理由去囤货。

只要购物渠道够丰富 天天都是618

漠漠 | 25岁 审计

我是一个购物欲比较旺盛的人,虽然现在很多人倡导极简生活、不消费,但对我来说购物是很解压的一件事情。我喜欢挑选商品、比对价格、等待收货、拆快递的过程,尤其是当买到史低价、神价时,非常有成就感。

作为一名优秀的“买买买”选手,618在我眼里当然算不上什么“超级优惠”“史上最低”“不买损失一个亿”的活动,不参加一点损失都没有。毕竟,只要我的购物渠道够丰富,天天都是618。

首先,大家不要高估海淘的难度。现在很多品牌官网、时尚购物网站、海淘APP都可以直邮中国,支持VISA卡付款,还有满额免邮,一些时尚博主也会经常做推广发优惠码。

之前我种草了一款运动内衣,但天猫旗舰店因产品调整暂时全线下架,我就去官网海淘,发现不仅有优惠价,配送也只需要4-6个工作日,首次注册邮箱会收到一个9折码。不过海淘快递要选靠谱的,以及做好可能被税的准备。

另外,现在免税店也可以在线购物和邮寄,且经常打折,碰到“黑色星期五”这种大促时刻,价格基本上都比618便宜。如果自己实在搞不定,选择一个靠谱的免税代购也不会贵多少。

比如,某一年618,我常用的一款化妆水官方促销的平均价格为5.31元/ml,但免税代购价格为4.13元/ml,以一瓶230ml的容量计算,价差达到271元,从此我再也不在618囤这款化妆水了。而且,618优惠的套餐,通常会绑定很多本来不需要购买的赠品或小样,本质上算不上优惠。

日常好价与618促销价格对比 / 受访者供图

如果只是想囤货一些生活用品,我会在豆瓣的某些薅羊毛小组搜作业,组员们会友情分享和交流一些好价,教大家怎么通过领优惠券、凑满减,以最优的价格在电商平台、品牌官网等买到需要的商品。如果最优价格下的商品数量太多,也可以和组员拼单。比如我之前以31.8元买到4瓶内衣清洗剂,618限时折后价格为70.9元,价格还不足618的一半。

不过类似的好价也是可遇不可求的。有些优惠券是平台随机发送的,有些红包需要不停地玩电商小游戏获得,总之都是用时间换来的低价,至于值不值得,就看个人取舍了。

总之,通过各种各样的购物渠道,我基本上都能在平时以不错的价格买到需要的东西,就不怎么关注618了。不过,618也不是完全没好价,通常电子产品和家居、家电等品类,会出现除了新品首发之外最优惠的价格,有需要的人确实可以选择购买。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何园园、阿雯、漠漠、陆舟、花见为化名。

你今年618花了多少钱?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4